无锡蓝印花布的历史及保护
作者:章振华 时间:2012-3-6 21:12:08 来源:网络
中国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蓝染技术的总称,流传至今已有二千多年,早在西周时文字记载中已显现,她遍布于大江南北。无锡的蓝印花布同样历史悠久,二十世纪中叶,无锡还存在着大小染坊30多家,为此无锡也是蓝印花布的重要产地。蓝印花布在无锡的历史上既对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,其技术更是无锡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
无锡自明中期以后,逐步成为全国著名的“布码头”,前后达450多年,无锡土布曾有三次鼎盛期:即明中叶至明末清初;清乾隆时期至近代;抗日战争时期。
早在明代中期,无锡土布业就已闻名于世,土布品种有二棱、三棱、斜纹,规格分长头(3丈1匹)、短头(2丈1匹)、放长(2.4丈1匹)三种,幅宽有7~8寸至1.2尺~1.3尺多种。到清末,无锡的木织机达4万至5万台,年产土布300万匹以上,年销量在800万匹到1000万匹,其中蓝印花布销量有上百万匹。
蓝印花布又称“染缬”,通常用棉、麻等植物纤维织成,是一种手工印染的土布。最早的工艺是使用镂刻的花板夹住织物后进行染色,“夹缬”之名即由此而来。(缬,一般指在织物上染制图案花样)。花板为木材制成,后改用桐油纸替代。印染方法是将桐油纸镂刻的花板覆盖在织物上,在花板上刮上一层由黄豆和石灰粉制成的防染糊,再将图案漏印上织物,晾干后放入靛缸中反复浸染,染液是用野生天然蓝草经沤制发酵制成。可制染液的蓝草很多,凡含蓝汁皆可沤制成蓝靛。
染色后,刮去染物上的防染糊,这样,白色亮丽的图案便显现出来。所以这种染织物可以说是十十足足的环保产品。
追溯历史,“夹缬”技艺早在秦汉时(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三世纪)就已出现,到唐代(公元七到十世纪)更趋完善,曾传到日本。
蓝印花布取材方便,操作简单,故而它能历几千年而久盛不衰,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。宋、元、明、清时代它仅次于丝织品和刺绣,深受人们喜爱。
蓝印花布的图案大都取材于民间故事、戏剧人物,尤以动、植物、花卉居多,图案寓意吉祥,充满喜庆色彩。蓝印花布博物馆内还保存着上个世纪不少的图案:如清末的“麒麟送子”、“凤穿牡丹”被面,****前的“双鱼吉庆”、“和合两仙”被面,还有清末的“刘海戏金蟾”包袱布,清末的“岁岁平安”、“富贵花开”门帘,清代的“梦笔生花”包书布,另外还有上世纪的“闹花灯”、“耍花枪”、“舞剑童子”以及戏文“盗仙草”、“西厢记”、“拾玉镯”和****初期的“欢庆****”、“社会主义教育”等图案。
封建时期蓝染技术由官府控制,禁止民间印制夹缬织物,从而遏制了这一古老技艺在民间的传播的发展,直到清末、民国时期才形成蓝染发展的高潮。
在滨湖区马山,至今还留存着明代染坊的旧址和明代用于碾整布匹的工具——元宝滑石,这些文物充分佐证了无锡蓝印花布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,与民俗又紧密结合。旧时婚、丧、嫁、娶中,都少不掉蓝印花布。嫁女儿时,母亲一定要让女儿带上一条靛蓝饭单,穿上它下到厨房烹饪;姑娘出嫁时,衣箱里又常常会有一、两条蓝印花布被面、帐子,图案印上“龙凤呈祥”、“凤穿牡丹”等蓝印花布包袱,也常作为“子孙包”由老娘舅背着到男家去,包内除被褥外,还放进红蛋、花生、桂圆、枣子,喻意“早(枣)生(花生)贵(桂圆)子(鸡子)。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,如今蓝印花布包袱布已很少,大多改用印花被单包裹作为“子孙包”。
丧葬礼仪中同样少不了蓝印花布,从前老人去世后,死者穿的衣裤都用靛蓝布制成,衣领和裤腰有纯白的棉布做成,意为“一生清清白白地到阴间去见列祖列宗;出殡回丧时,妇女常围靛蓝布做的围身进门。
而今,蓝印花布的工艺已渐趋消亡,不过,蓝印花布却成了染织史和民俗中的“活化石”。无锡蓝印花布专家陆瑞兴先生,多年研究蓝印花布,他为了拯救民间的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,保护和保存劳动人民创造的珍贵文化财富,发掘和研究民族的传统艺术,弘扬、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,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,在无锡以个人之力创建了民间蓝印花布博物馆,可说为国家和全市人民做了一件好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