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家排一下队哈,排一下队!不要挤,师傅一直在不停的做,都吃得到。”昨(10)日上午11时不到,洛带古镇客家伤心凉粉总店餐厅里就熙熙攘攘,几十张餐桌座无虚席,还有不少食客正在取餐口前排队等待,服务员满头大汗的“维持”着秩序。
只见干净透明的厨窗里,一碗碗凉粉正被师傅们熟练而麻利的“叠着罗汉”,叠了几层的“伤心凉粉”不断被取走,又不断被手脚麻利的师傅给补充上了,取餐口前的排队等会的客人那是“想的伤心”。
古色古香的洛带古镇,坐着、站着、走着,手里捧着一碗色泽鲜亮、麻辣酸甜的“伤心凉粉”,依然成为古镇一道特殊的风景线,捧着“伤心凉粉”逛古镇就是一个移动广告牌,凉粉所到之处无不“伤心”。吃着客家文化与川派风味相结合的产物,感受着客家人悠远的情思,体会着客家人多次****的辛酸,倾听着客家人离乡别祖的衷肠。
杨明,****到四川的客家人,客家伤心凉粉的创始人,曾有过10多年的戎马生涯,还做过刑警,获得过优秀干警,立过三等功。1999年以前,一直在内江经营着内江商会俱乐部茶楼,做为一个地道的客家人,经过祖辈们的5次****,他骨子里对生活有着一种强烈的求索欲,心中又一直想发扬客家文化。这种求索欲促使他做大了客家文化大餐。
经过一番慎重的考察与评估,杨明在1999年时经朋友介绍,将生意搬到了“客家名镇 会馆之乡”的中国西部“客家第一镇”――洛带古镇,承包了洛带古镇当时看起来“破旧不堪的广东会馆”,继续做茶楼生意。
这次生意上“****”,对于杨明来说也有着一种“归祖感”,在某种意义上是客家文化与川派风味相“衔接”的过程。400多年前,随着“湖广填四川”的移民****潮,历史上的客家人有过5次****,四川洛带是他们的最后归宿。苦心经营茶楼3年,终因生意清淡让杨明在茶楼生意的基础上做起了凉粉,这又是一个行业之间的“****”,杨明的这次“****”将这精神和物质的食粮完美的“衔接”在一起,孕育了又一种客家文化标致品牌。
随着近10年的不断摸索、试验和改进,“伤心凉粉”在色、香、味上具有了无与伦比的特色,这种客家的“伤心文化”随着凉粉的发展也渐渐地形成了体系。“‘伤心凉粉’的含义有3层意思:一是客家人离乡背井,游离文化的“伤心”;二是川人喜食麻辣,凉粉里加了特制辣椒,又麻又辣,食客们一边吃一边流泪“伤心”,三则是联想到人生先苦后甜的经历,伤心过后才能开心。”杨明说。
不是大厨,却有着大厨的严谨;做不出美味佳肴,却赢得了数不清的“粉丝”。他不仅是在做餐饮,更是在做文化,杨明因为这特殊的“伤心凉粉”,以麻辣酸甜的川味和客家文化,让他赢得了“民间厨神”的称号。回忆起当年的创办过程,这份小小的“伤心凉粉”包含了杨明及家人太多的辛酸苦辣。现在的他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让大众在享受佳肴时,“伤心”与开心同在。